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创刊于1988年3月,双月刊。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会曾以《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刊名试办,至1995年,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刊号CN11—3565/R,ISSN1006—1924。全国邮局发行。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刊物之一,为医学科研管理专业的高级学术期刊,也是至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学仅有的学术期刊。内容主要是宣传党和国家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反映我国医学科研管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及进展。以全国卫生行政、高等医学院校、医院、卫生防疫机构和科研机构的领导、科研管理干部及参与医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其他科学专家、学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56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65/R

邮发代号: 82-3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 主管单位: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565/R
  • 国内刊号:11-356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介绍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创刊于1988年3月,双月刊。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会曾以《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刊名试办,至1995年,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刊号CN11—3565/R,ISSN1006—1924。全国邮局发行。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刊物之一,为医学科研管理专业的高级学术期刊,也是至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学仅有的学术期刊。内容主要是宣传党和国家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反映我国医学科研管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及进展。以全国卫生行政、高等医学院校、医院、卫生防疫机构和科研机构的领导、科研管理干部及参与医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其他科学专家、学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本刊栏目设置
政策与方法、计划管理、成果管理、信息管理、临床科研管理、人才培养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社征稿要求

  1 征稿范围

  本刊接收与医学科研管理领域相关的论著类来稿。

  2 来稿要求

  2.1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规范。

  2.2 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

  2.3 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具体要求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排规范》。

  2.3.1 医学名词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

  2.3.2 统计学符号 按GB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

  2.3.3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2.3.4 文字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2.3.5 数字用法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2.3.6 数字出版信息 标注数字对象标志符号(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DOI标注于每篇文章首页脚注的第1项。

  参照IDF编码方案(美国标准ANSI/NISO Z39.84-2000)规定,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标注规则如下:“DOI:统一前缀/学会标识.信息资源类型.杂志ISSN××××-××××.年.期.论文流水号”。即:“DOI:10.3760/cma.j.issn. ××××-××××.yyyy.nn.zzz”。

  对于优先数字出版文献,在期刊印刷版该文首页地脚部位应注明其数字出版日期和数字出版网址。

  2.3.7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

  2.4 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建议补充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要求。

  2.5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6 投稿方式:《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请经《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网站中的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投送(网址为:http://zhyxkygl.ijournals.com.cn/ch/index.aspx),注册为作者后,请先阅读本稿约,下载并填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并将授权书及专家审稿费(40元/篇,邮局汇款)寄至本刊编辑部。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以上几项资料齐备后方可进入审稿程序。

  稿件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级或部、省级或其他各类基金资助,请脚注于文题页左下角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2.7 作者:(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需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


期刊引用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发文量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往期文章
  • 杰出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关系研究

    以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为样本,利用国际权威数据库,根据科学计量学方法,发现杰出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一致性关系;被SCI收录论文数高峰年龄平均51.00岁,SCI收录论文被引频次高峰年龄平均47.71岁,SCI收录论文的JCR期刊影响因子高峰年龄平均48.62岁,三者之间互呈正相关关系;科学论文质量高峰较数量高峰早2.39-3.29年......

    作者:段志光;卢祖洵;王彤 刊期: 2007- 02

  • 上海浦东新区医学科技发展重点和运行机制的探讨

    地方财政年人均卫生事业费投入为118元、上海浦东新区卫生职工人均业务收入已达18.3万元,全区如何进一步发展医学科技?笔者分析了浦东新区的医学科技工作现状,认为发展重点仍然应该是以引进应用新技术为重点.根据浦东特点,还要更加注意对新区适用的国内外先进技术,甚至是领先技术的引进、应用,重视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提高、创新工作,并围绕这一重点进一步完善科技运行机制.......

    作者:邹嘉明;倪云华;傅筱瑾;钟华芳 刊期: 2004- 04

  • 南京军区卫生系统20年获军队奖励重大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利用现有数据分别统计分析南京军区卫生系统“八五”至“十一五”期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医疗成果奖以及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的情况,表明经历了“九五”期间全区医学科研整体水平提高到“十五”期间科研低迷再到“十一五”期间的回升,提示成果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会受到课题规模、科研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应引导立项的课题研究方向、扩大课题规模,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运用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发挥全区的特色优势加快......

    作者:尹志强;李朝虹;胡波;吕兴峰;卢伟;张成超 刊期: 2012- 03

  •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地区学科概况分析

    医药期刊是科技期刊的一个学科类别,其编辑出版状况,即为衡量该地区医药卫生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显示了一定的学术权威性.2000年全国医药期刊共分布于31个地区、25个学科专业,仅航海医学专业缺如;通过对2000年我国医药期刊进行地区、学科专业分析,既是对20世纪全国与地区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一个侧面的回顾,同时亦为跨入新世纪我国与地区学科优势水平的评估、制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宋哲民;夏景珉;苑淑玲;杨智;赵炳芳 刊期: 2004- 02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涉及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项目情况分析

    本文从总体情况、外方合作单位情况、学科分布情况、研究内容情况、申请出境计划和实际出境情况及取得成果情况等多方面,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自1999-2009年申报的24项涉及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项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对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方面的建议.......

    作者:田古;钟梅;李秀英;高文红 刊期: 2011- 02

  • 基于关键词共现的国内国际疾病分类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探讨国内国际疾病分类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热点.利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多维尺度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进行分析.依据因子分析法提取的10个公因子将该领域的研究主题聚为10个类,同时利用多维尺度分析绘制主题图谱;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病案信息研究医疗付费方式是该领域的核心主题,这一主题也将是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

    作者:李秀芳;左慧慧;靳白羽;杨显斌;李韶霞;降凌燕 刊期: 2014- 02

  • 脑细胞微环境研究的情报学分析

    脑细胞微环境,也称为脑组织通道,是由脑细胞外间隙及其内容物共同组成.长期以来,由于研究技术手段的限制,其在认知与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成熟和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将可能为脑认知科学的发展开辟新研究空间,并为脑病诊治与新药研发提供新途径与新方向.本文以医学情报学方法揭示脑科学发展热点的特征及脑细胞微环境发展历史与延革,分析神经学建构的文献发展过程,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借......

    作者:李维;韩鸿宾 刊期: 2014- 02

  •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稿约

    ......

    作者: 刊期: 2008- 01

  • 医学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研究

    目的确定医学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探索建立系统规范的医学科技人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对30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确定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HP)联合应用确定了医学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3类共计30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各级指标权重均满足逻辑一致性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结论该医学科技人......

    作者:李海燕;曹文瑞;赵醒村;赵镇;黄毓文;吴少林 刊期: 2007- 04

  • 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经费管理是医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目前医院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改变经费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确保经费合理、高效地使用.......

    作者:于新颖;陈瑛;张焕萍;寿成超 刊期: 2006- 02